查看原文
其他

Zara首次被判抄袭,“快时尚”模式你怎么看?| 知产论辩台

西西鲁 知识产权那点事 2020-09-18

什么,Zara前几天被米兰法院判决抄袭侵权啦?

对的,可它们抄袭大牌不是常态吗,好像也没见在怕的。

是啊,据说Zara每年支付给顶级品牌的侵权费都要千万欧元,但是相较于母公司每季度都有近50亿欧元的营收,这点钱就当买版权了也罢

毕竟它们的设计上新速度都飞快,我觉得每周过去看,卖的东西都不一样,有时候甚至要排队大家抢着买……又紧跟潮牌风尚,价格还平易近人,当然受欢迎啦!

我有设计师朋友说,他们被抄袭的时候,心情也颇为微妙,一方面喜滋滋自己得到了认可,潮牌不就是愿意作为风向标,让大家都来追随的嘛,另一方面又觉得对方侵犯了自己的知识产权,也是挺矛盾的。

(左图是Marni的流苏鞋,右图为Zara款)


逛着正大广场的Zara店,看着琳琅满目的服装、熙熙攘攘的人群,作为知产从业的小虾米,不禁想到了一些别的:

(Foever21 vs Anna Sui

(上图为少女时代组合,该套打歌服

被质疑抄袭下图Dolce & Gabbana的设计)

看完你的心情可能如下…

早在2015年,Diesel母公司OTB控诉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抄袭其旗下Diesel牛仔裤、Marni凉鞋设计。三年后的今天,案件胜诉的消息轰动了整个时尚圈。


今天,我们想来探讨的是,紧跟大牌时尚风向标的“快时尚”模式,究竟肿么样?

 

所谓 “快时尚”,该词具备欧洲血统,英文称为Fast Fashion或是McFashion,其“M”的前缀取自McDonald’s,意为像麦当劳卖快餐一样贩卖时装,其特点为款式多、价格低、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。Zara、H&M、Gap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,都是快时尚的代表之作。

 

以Zara为例,它究竟是怎么把自己的“快时尚模式“玩得风生水起的呢?


其奥秘之一,在于店铺。因为在店铺可以第一时间真正接触到顾客,了解他们的需求,获得最具有时效性的第一手信息。根据店铺提供的相应数据、分析、汇总,再提交给设计部门,据资料显示,Zara可以做到平均每20分钟设计出一件衣服,每年可以设计出2万5千件以上的新款,保持店铺源源不断的上新。


“快”,是最重要的致胜法宝。


而“快“的背后,除了自身的高效之外,更是从各种大牌中”汲取灵感“,把握对于时尚的嗅觉”每分每秒“都在线。


所以才有了以上那些,“貌离神合”的商品图片。

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:


“经典永流传、经典多流传固然是好,可侵犯原创也是要不得。优秀的设计一直在被侵权,设计师的利益要如何保护,以后谁还愿意倾注心血来设计呢?”——正方选手如是说。


“一件物品要享有著作权保护,就不能具有功能性,可是衣服都是用来穿的。而且,不管是大牌也好,二三十八线品牌也罢,设计师们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。因此,服装界长期以来的观点都是认为时装无法受到保护。”——呐这是位学过些知产的设计师


 “毕竟Zara卖的那么便宜,并不会对动辄上万的奢侈品牌造成混淆啊。”——反方辩友找出了以往“快时尚”方胜诉的判决书如是说。


甚至有人…给本虾米发来了这样一张图:

只好给你个鸭之凝视冷静下……

不不不我们回来,“莆田鞋”这样的“冒牌鞋”,和靠抄袭的快时尚品牌,还是有很大差异的,前者只有生产链条,是对于某品牌商品的“全盘复制”,而快时尚则更多从大牌中汲取灵感,依靠市场反馈判断潮流,再依靠自身价格优势,在新的市场中推动自己的潮流。

 

那么问题来了,你,怎么看呢?


Q1:观察这些我们生活中的“快时尚”,你觉得多大程度是“抄袭”,多大程度是“致敬”,亦或者多大程度上是服装的通用设计呢?


Q2:对于服装来说,“借鉴”和“抄袭”的边界,究竟在哪里?


Q3:我只想安静地做一个潮流的追随者,而非创造者,有问题吗?


Q4:对于“快时尚”的商业模式,你的看法如何?


Qn:……(留待你聪明的小脑瓜)

欢迎留言讨论!本虾米单方面决定为留言区“最佳辩手”打call!~


并悄咪咪为大家申请到了福利——挑选一名幸运儿,获赠《中国知识产权案例报告》大礼包噢。


近期热文
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